Skip to Main Navigation
publication 2021年6月29日

中国经济简报 - 2021年6月


  • 中国经济2021年将呈现强劲增长。假设疫情继续得到控制,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5%。对于明年,由于低基数效应消减,经济回归疫情前的趋势增长率,我们预计增速将放缓至5.4%。
  • 随着复苏得到进一步巩固,预计总需求的结构会继续转向国内私人消费需求。预计实际消费增长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趋势,支撑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复苏、家庭收入增加和消费者信心增强。投资也将继续作为一个增长引擎。但随着制造业资本性支出回升,预计投资结构将转向私人投资,从而抵消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趋冷的影响。随着全球复苏势头增强,预计出口需求将在短期内将工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但是,2022年随着进口增速回升,国际旅行缓慢恢复, 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将在中期逐渐下降。
  • 尽管最近进口原材料涨价和内需回升,但预计消费物价涨幅将会维持在目标水平之下,这反映出生产者价格上涨对消费物价的转嫁效应有限,以及在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猪肉价格下降的影响。
  • 考虑到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当局需要保持灵活性,主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与构成。随着中国的复苏得到巩固,预计宏观经济政策将从宽松转向更加中性的设置。但政策常态化的步伐应继续以数据为依据,根据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力度进行校正。
  • 除非通胀率超出目标以及通胀预期失控,否则货币政策常态化应审慎行事。
  • 对于企业杠杆率高企和房地产市场膨胀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需要密切监测。企业违约率上升可能导致短期金融市场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将会改善风险定价。加强企业破产框架将会便于脆弱或失败企业有序退出,腾出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的用途。同样,处理达不到资本要求的脆弱银行的全面框架也至关重要,在不引发广泛的银行体系传染的情况下允许没有生存能力的银行退出。
  • 关于财政政策,中国在中央层面拥有政策空间。如果私人需求持续疲软而外部失衡加剧,那么决策者应准备维持财政支持。将更多财力集中在社会支出和绿色投资上而不是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有助于保障经济复苏和促进短期需求,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中期再平衡。
  • 除了今年的经济回弹之外,决策者应当加倍努力推进促增长的结构性改革,引导经济走上更加绿色、韧性和包容的发展之路。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需要相互加强的改革:
    • 首先,进一步实行累进税率,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会有助于防止收入差距扩大,促进消费支出。
    • 第二,更广泛地实行碳定价,同时扩大绿色投资规模,可以加快中国向低碳增长转型,实现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
    • 第三,继续开放国内市场,比如通过进一步缩减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同时实行矫正要素市场包括矫正金融市场扭曲的政策,有助于改善资源配置,加强竞争,促进创新。
    • 在“十四五”期间朝这个方向作出重大努力,将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实现更加平衡、消费驱动和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