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人工林和保护区减轻对中国天然林的压力

2008年12月6日



挑战

现有的物种编目表明,中国的生物物种约占地球总量的10%。但中国的大部分生物正面临着人口快速增加的威胁。1949年以来,中国的总人口增加了一倍,目前约为13亿。由于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自然栖息地因农业生产、砍伐、薪材捡拾以及放牧等因素而大量流失。火灾、堤坝、污染和农药等其他因素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中国的绝大部分现存的生物多样性位于自然保护区,但保护区往往得不到妥善的管理和足够的资金,而且很多保护区越来越面临来自当地社区的压力(砍伐、狩猎、采矿等压力)。

方法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之后,中国政府宣布在国内实现大面积天然林禁伐,同时制定了一项宏伟计划,通过实施高产用材林工程,恢复各流域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减轻对天然林的压力。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的重点工作。

由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和欧盟共同资助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2002-2009年)致力于改善选定的天然林、保护区和人工林的管理方法,以缓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保护环境。

项目在甘肃、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海南等省选定了13个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热带雨林、山区和大熊猫栖息地。

除其他内容外,本项目强调与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或周边地区的当地社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对资源进行共同管理。

项目还旨在保护重要湿地,降低下游洪灾风险,同时保证木材供应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从而减轻对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森林的压力。

成果

为了满足市场对木材产品的大量需求,项目区营造的人工林已超额完成了项目目标。

截止2007年4月,本项目营造的用材林和经济林造林面积分别达到了15.4万公顷和6.7万公顷,而且树苗成活率很高。

截至目前,约有65万农户参加了人工林栽培与管理工作。

项目繁育了4.07亿多株改良苗木, 为农民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120万人/天的培训。

对四川省生物多样性进行的野外调查已完成了60%。初步调查报告将于2008年初编制完成,并将包含关于非森林产品收获活动对大熊猫影响的评价内容。

项目为保护区范围内或周边的所有26个试点村编制了社区资源管理计划。在其中一个社区(贡山),村民们接受了改良农作方式培训,并用项目贷款购买了农用物资而从中受益。另外,村民们还饲养了良种母猪,并向临村村民出售苗猪。

项目专门为项目社区设计了节能型炉灶和炊具,并成功地在全部13个保护区开展了这方面的示范。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项目向居住在保护区周围的当地农户发放了436套节能炉灶和29套节能炊具。

一些民营企业已开始生产节能炉灶并向项目区内外的居民出售。

项目开展的若干农业生产活动和引进的农作物新品种大幅提高了农户的产量。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蜜蜂养殖使家庭年收入增加了25%(2000元);在白杨自然保护区,优质核桃树苗生产使家庭收入增加了5%(400元),而在片口自然保护区,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使家庭收入增加了10%以上(900元)。

13个项目自然保护区均在工作人员巡逻报告中记录所发现和看到的动植物品种。这些记录或表明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或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可喜的恢复。例如,在白马雪山保护区,尽管云南金丝猴种群数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但黑熊和豪猪的种群数量均有所增加。

世界银行的贡献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和欧盟在本项目里是中国的合作伙伴。

世界银行提供了9390万美元贷款,用于扩大森林面积;全球环境基金提供了1600万美元赠款,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欧盟提供了1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天然林保护。中方配套为1.056亿美元。

能力建设子项目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省级培训机构的能力,鼓励各保护区交流培训经验。(参加培训的自然保护区人员达到12455人,其中6232人为农民和社区成员。)

一项针对本项目下13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刚刚开始。研究发现与成果将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一项关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政策。

总体而言,世界银行已支持中国林业部门在21个省份实施了8个林业项目,使新增造林面积达到380多万公顷。

今后的工作

社区参与对保护区管理工作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继续予以重视。另外,也要对经济林产品(坚果和水果)提供营销支持,帮助项目区农户进入对口市场,以合理价格销售其产品。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