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5月31日—— 67岁的林修信是住在中国福建省平潭岛上的一名退休农民。老林说,过去几年他家的用电量增加了三倍,靠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寄回家的钱,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和电饭煲。
在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林修信一样摆脱了贫困,国家经济快速强劲地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也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尽管中国70%的电力需求仍然依靠燃煤发电,但可再生能源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的风电新增装机量近45万千瓦,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世界银行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寻找有效途径满足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硕果累累
林修信家的用电来自附近的龙源电力公司平潭风电场。该风电场每年发电量达3亿千瓦时,是世界银行支持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始于2005年,旨在支持试点省份的风力、生物质、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并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体制和能力建设。
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刘小春说,“开发风场需要大力的人员支持和资金支持,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在风场开发的时候可能会受限。但是有了全球环境基金和世行这样的国际组织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能开展得更迅速一些。”
除了提供资金支持,该项目还通过建立认证和测试中心来帮助设立行业标准。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说:“在项目的支持下,我们中心的认证能力显着提高,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随着认证能力的提高,我们能够为可再生能源部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认证服务。”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项目为我们介绍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最佳实践,并将这些实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这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努力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项目”之前,世界银行还与中国政府及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 (1999年—2008年),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包括:
- 向中国西部地区200万贫困人口提供40万套太阳能系统,发电量达9.2兆瓦;
- 促成了中国首批大规模并网风力发电项目之一;
- 引入了光伏产业的商业化市场框架。
张江是内蒙古的一位太阳能发电系统零售商,得益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的支持,他出售了2000套家用系统给牧民。他说:“农民和牧民们很喜欢这项技术。但是贵,他们负担不起。现在有了项目的支持,他们有能力购买太阳能系统了,这样他们的孩子可以用上电灯学习了,不再用蜡烛和煤油灯了。”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能源部门负责人德揚·奧斯托伊奇介绍说:“在过去十年中,世界银行在中国能源领域投资的90%都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提高能效,”。
同时,世行近年来也为中国提供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分析咨询服务,具体包括:《中国:海上风电及大型陆上风电基地面临的挑战:欧洲五国海上风电政策评述》 及《实施指南》、综合生物质发电项目国内外经验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燃料供应手册》和为十二五计划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提高能效建言献策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目标:迈向绿色未来》。
未来计划
在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提出要将非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1.4%。
世界银行驻华高级能源专家卓力石表示:“中国正致力于改善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的监管和政策环境,世界银行作为中国政府的长期合作伙伴,将继续支持中国走向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项目”将于2011年9月结束,项目二期正在规划中,重点将放在如何解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网发电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