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容性创新”?
中国科学家研发的多功能健康检查床可完成多项不同部位的检查,售价仅5000美元,比其他功能类似的诊疗设备便宜得多。
菲律宾农业部成立的面向农民和渔民的联络中心,通过电话、短信、网聊、网上论坛、电邮等方式提供技术、产品营销、病虫害管理等专业咨询服务。
泰国一家基金会建立的“终身教育和发展中心”对所有人开放,学费以社区服务400小时和种植400棵树的形式支付。
这些案例有哪些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者,他们都以低成本提供了高质量服务,尽可能地让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群受益。
简而言之,这些案例体现了“包容性创新”的理念。
中国一贯重视通过创新来保持经济增长。《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在142个经济体中居29位,在“金砖五国”中排名第一,但中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科技前沿领域。
“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将重心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此背景下,中国财政部和世界银行集团近日在北京举办了“包容性创新政策论坛”,分享 “包容性创新”方面的国际国内知识经验,讨论如何将包容性创新理念融入以创新为主导的政府发展战略中。
世行高级私营部门发展专家哈米德·阿拉维说:“创新不仅是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推动力,也能推动减少不平等和贫困现象。”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这些国家的不平等现象也日益加剧。世行学院高级教育专家库尔特·拉森说:“包容性创新是指利用创新来满足金字塔最底端人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基本产品、服务和谋生机会。”
亚洲各国“包容性创新”案例
在论坛上,来自各行业的代表分享了各国在“包容性创新”方面的成功案例:
中国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
“中国从2002年启动了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它是一项把科技人才与农民、投资、信息等产业要素按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在农村兴办企业、发展产业的项目。至2011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已达17万,通过实施创新项目,辐射带动的农户约5000万户,他们创办的企业吸引了超过50亿元的银行贷款进入农村。”
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石英华研究员:
“中国对政府采购政策的调整正体现了‘包容性创新’,比如说有明确的条款指出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和环保型产品,以及为小微企业预留采购份额。”
尼泊尔无线公司CEO马哈比尔·庞:
“尼泊尔无线公司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在尼泊尔的偏远山村建起了远程无线网络,通过这个网络提供许多基本服务,比如电子教育、电子卫生、通讯、电子商务等等。”
印度Drishtee公司CEO尼廷·伽哈雅特:
“我们为农村企业家提供‘4C’支持,‘4C’指的是资金(capital)支持;能力(capacity)支持,帮助培养技能;渠道(channel)支持,帮助采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社区(community)支持,帮助建立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印度国家创新基金会执行副主席阿尼尔·古普塔
“我们建立了http://www.techpedia.in网站作为一个平台,让技术专业类学生动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一平台已经汇集了500多所院校5万多学生的10多万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