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强度为五级的龙卷风肆虐了印度奥里萨邦,导致1万人死亡,造成45亿美元损失。十四年后,强度类似的特强气旋风暴袭击了该邦同一区域,但其造成的后果截然不同:死亡人数不到40人,经济损失约为7亿美元。
导致这一巨变的原因在于该邦政府多年的灾害风险预防和准备工作推动了各地协同建立对极端天气的韧性,并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建立预警系统、与地方社区密切合作举办年度风暴防范演练等等。
奥里萨邦也投资新建了龙卷风庇护设施,设置了疏散线路,加固了海塘。这些措施均有助于该邦在危机期间执行有效的灾害预防和准备计划。奥里萨邦的这一做法赢得了广泛赞誉,一位联合国官员将该邦应对龙卷风的实践称为“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标志性成功案例”。
正如全世界上周所见到的,政府有时在诸如肆虐菲律宾部分地区的台风等创纪录热带风暴面前几乎无能为力,几乎无法尽可能多地将人们撤离到安全地带。
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继续分享在全球日益变暖、风暴很可能变得更强情况下应对此类灾害和其它灾害的经验。
世界银行今天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就分享了印度等国的经验。该报告题为“建立韧性:把气候和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发展工作”,着重介绍了保护生命和生计、降低私有财产损失和关键基础设施损害方面好的做法和创新方法。
报告指出,天气相关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等收入国家,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值资产在日益增加的同时面临的敞口风险也在增大。2001年至2006年,这些国家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
报告同时也指出,天气相关灾害对应对能力最差的小国和低收入国家造成的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