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环境
就气候行动而言,今年是决定性的一年。今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在纽约主持召开气候峰会,为在2015年达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协议营造政治氛围和雄心。世界银行集团和其它机构正鼓励有关国家、省(州)级政府和企业加入日益壮大的先行者联盟,为碳定价机制的实施提供支持。
气候问题谈判很复杂,因此其中相关讨论难免耗时冗长,这一点已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体现。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个承诺期制定了减排目标的国家,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国的比重约为12%。
如解决方案合理有效且碳定价机制得到更广泛应用,就有可能增强私营部门对低碳发展方案和技术投资的信心。私营部门采取行动是任何方案得以贯彻的关键所在:技术、经济、制度和行为等方面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对避免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之前升高超过2oC很有必要。时间是关键。
“在利马和巴黎气候问题谈判之前,我们正在寻找的正是这种针对气候行动的更大雄心和决心。在今年9月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我们将围绕这一雄心和决心举行庆祝活动,”世界银行副行长兼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蕾切尔·凯特表示。
碳定价方法
鉴于气候挑战的程度和紧迫性,需要出台各类碳定价政策,开发多种碳定价工具,才能减少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报告介绍了不同的碳定价方法及每种方法应用的领域。碳税可确保碳价符合经济规律,碳排放交易制度通过控制排放总量,可确保减排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通过设定碳价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者可内化气候变化相关成本,进而对经济决策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二者也有助于增加收入,更好地激励对低碳发展的投资。
碳定价机制的覆盖面正稳步扩大:全球两大排放国现已成为碳定价工具的发源地。
目前,碳定价制度已在美国州一级和中国省一级实施。例如,加州的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于2012年12月启动实施, 2013年1月1日进入其首个合规期。2015年,该计划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至加州排放总量的85%。中国正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湖北和天津等六省市推进碳排放交易试点,其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有望在“十三五”(2016-2020)期间推出。
此外,两国就气候行动开展的讨论交流揭示了全球行动的良好前景。
“虽然在中美两国国家层面的整体进度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两大排放国现已成为碳定价工具的发源地。”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及报告第一作者亚历山大.科索伊说。 “事实上,随着中国6个试点项目的实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碳市场,其交易额为1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次于欧盟碳排放交易额。”
通过培育有针对性的低碳投资,国内行动具有消除国际监管缺口的潜力。地区、国家和省(州)级持续、积极的行动预示着未来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