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专题报道

新原则助推全球碳定价势头

2015年9月21日


Image
© Dana Smillie /世界银行

文章重点
  • 新报告表明,全世界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碳定价机制数量自2012年以来已近翻番; 目前实施中的机制价值约为500亿美元。
  • 约40国以及23市(州或地区)正在实行碳定价机制,其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70亿吨,占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
  • 新报告根据经济原则及目前在全世界已然奏效的原则提出了给碳定价的六项关键原则,即FASTER(英文首字母缩写词,其中每个字母代表一条原则;下文将做详细说明)原则。

随着关于新推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会议即将于纽约气候周活动期间召开,纽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约两个月后,全世界领导人将再次齐聚巴黎,出席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1)

各方在纽约和巴黎作出的决定将为今后数年的发展设定路线图。尽管纽约和巴黎会议属高级别且极其重要的会议,但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全世界若干行动主体目前并未在坐等一项国际协议出台后再采取行动,它们已然在给二氧化碳排放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价格,以推动清洁投资。此外,我们也注意到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正在呼吁广泛实行碳定价机制。当前,全世界逾400家企业正将其制定的内部碳价用于指导其投资。


" 世界需要找到减少碳污染的有效方式。我们必须设计碳定价的最佳方式以帮助减少污染,改善人民健康,并为政府提供一个资金池来推动投资构建更清洁的未来和保护贫困人口。 "

金墉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

Image

目前,全世界约40国以及23市(州或地区)正在试行碳定价机制,如碳排放交易制度或碳税。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0亿吨,占全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2%。

为帮助有关国家顺利开展碳定价工作,世界银行集团联手经合组织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下,于今天发布了关于FASTER原则的一份报告,旨在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发高效且经济的工具,对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进行定价。

现将FASTER原则解释如下:F:公平原则;A:政策和目标统一原则;S: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原则;T:透明原则;E效率与经济性原则;R:可靠性与环境完整性原则。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吉尔·古里亚表示(Angel Gurría)说:“随着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临近,制定有意义的碳政策的必要性比以往更为突出。碳定价对于寻求低成本高效益地过渡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零净排放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原则将有助于各国政府将碳定价作为其政策工具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报告总结了全世界在过去十多年中实施多项碳定价倡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如欧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丹麦、瑞典以及英国等实行的排放交易制度和碳税。报告指出了迄今为止汲取的经验教训:设计得当的碳定价机制是一件强大且灵活的工具,可减少引发气候变化的排放;这些机制如得到有效执行,则可在促进创新、推助全世界顺利向繁荣、低碳的全球经济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说:“碳定价可以有效地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易于管理,能为扩大财政改革筹措资金,还有助于治理本地污染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欢迎有机会继续与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各方开展合作利用这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全世界在实施碳定价机制方面的势头日益增强:2012年以来,全世界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碳定价机制数量已近翻番(从20个增至38个);目前,实施中的机制价值约为500亿美元。由世界银行和Ecofys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新报告——《2015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介绍了有关进展情况。

部分实例:  

  • 去年,智利批准了国家碳税,其将于2017年开始实行。
  • 今年1月,韩国启动了规模庞大的碳市场。
  • 目前,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是全世界交易额最大的交易系统,韩国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排放交易系统紧随其后。
  • 今年4月,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安大略省宣布,该省将加入加利福尼亚州和魁北克省的排放交易系统。本周,欧盟和韩国公布了旨在探索建立双方排放交易系统联系的计划。
  • 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在其州级和省级碳定价机制推动下,现已成为实行碳定价机制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中,中国实行的碳定价机制涉及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美国涉及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中国七省市的试点碳排放交易市场已投入运行。最近,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据上周三公布的消息,中国和美国的十多个城市将作出减排新承诺。这是一大好消息。但碳定价的目标和范围必须大幅扩大,才能有助于全世界实现气候相关国际目标。总体而言,上述碳定价行动几乎未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但对降低能源强度以及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或“绿化”)将产生重大影响。

有人担忧碳定价机制将会对一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它们将生产活动甚至将工厂整体转移到排放成本较低的其它国家或地区。这一现象被称为“碳泄漏”现象。报告指出,对当今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系统——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的事后分析表明,截至目前,碳泄漏现象尚未在大范围内形成气候。

今后,只要碳价格信号很强,并且地区间的价格信号存在差异,碳泄漏风险就会真实存在。同时,这一风险趋于仅对面临敞口风险的有限几个行业产生影响,并且可以通过政策设计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2015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也讨论了通过国家间合作可以节省的大量成本。较之各国单独行动,各国间合作行动以及碳定价机制实现联动,可大大降低实现全球升温幅度稳定在2°C这一目标所需的成本,因为各国在选择由谁来承担减排义务以及由谁来为减排买单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报告在对近年来开展的几项研究进行分析后指出,此类合作可调动资金,实现资金在国家间和投资者间的转移,使年度资金净流量到2030年达到4000亿美元,到2050年达到2.2万亿美元。

报告还指出,各国或给地碳价格如能趋同,则会对增强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因其会有利于效率更高且更清洁的行业,进而促进经济更高效发展。


多媒体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