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专题报道

让艾比湖重现碧波

2016年4月5日



文章重点
  • 艾比湖不断萎缩危及生物多样性
  • 缺水是造成艾比湖萎缩的根本原因
  •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协助新疆博州政府制定艾比湖治理恢复规划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盐水湖,位于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邻近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如今,艾比湖面临消失的危险,拯救艾比湖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不断萎缩,湖面面积已从原来的1200平方公里,缩小到2013年的408平方公里。

干涸后的湖底迅速沙化和碱化,湖滨近60%的植被已经衰亡。在阿拉山口的大风作用下,大面积裸露的湖底成为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从博州州府博乐出发,汽车从公路很快转入土路,然后又驶入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戈壁滩,两边野树荒草丛生,一个问题不断涌上心头:湖在哪里?

望着无边无际的灰褐色干涸的湖底,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碧波荡漾、湿地葱郁、花香鸟语。

湖面萎缩威胁生物多样性

根据资料,艾比湖是新疆尤其是北疆的重要生态屏障,有野生动物117种,野生植物305种,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意义。

湖面萎缩、湖滨植被衰败,使得野生动物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特别是每年上百万只途经此地的迁徙鸟类有可能丧失它们的栖息觅食繁殖之地。

新疆野生动植物专家海鹰教授说,他第一次来艾比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候这个地区人和牲畜都很少,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的侵扰,植被保存完好,动物也很多,湖边连片的芦苇被称作“绿色迷宫”。

他说,艾比湖地区有一些旗舰物种,如梭梭和胡杨林,都是在荒漠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物种,左右着这里的生态系统。如果这些旗舰物种受到损害或者消失,其他物种也会随之消失,最后这里就会变成沙地。

拯救艾比湖,遏制其进一步萎缩的趋势,防止出现第二个罗布泊,已是刻不容缓。

缺水造成艾比湖萎缩

造成艾比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是由于区域水资源消耗过大,导致注入艾比湖的水量过少而引发的问题。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大面积开荒,上游地区修建水库水渠,引水灌溉,导致注入艾比湖的三条河流在上世纪70年代断流,现在仅剩博尔塔拉河和精河还在给艾比湖补水。

加之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北疆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干旱少雨,夏季日照时间长,艾比湖湖面广阔,湖底平坦,平均水深不到1.5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也是导致湖水不断减少的原因之一。

此外,乱砍滥伐,采挖大芸,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扩大。

水,是拯救艾比湖的关键。如何减少区域水资源消耗,增加艾比湖入湖水量是治理艾比湖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


" 效率大大提高了,以前浇一次水要好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就够了。 "

程前进

农民用水协会会长

项目帮助优化水资源管理

2011年启动的 “中国艾比湖区域可持续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298万美元,世界银行作为执行机构。项目以水作为切入点,采用基于蒸发蒸腾(ET)的遥感技术,开展艾比湖流域的耗水监测、耗水格局时空格局分析、耗水平衡分析,提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措施建议。

世界银行项目经理蒋礼平介绍说:“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引入这个项目,其目的就是要能够控制住耗水量,特别是上游的耗水量,使得流入艾比湖的水不要减少,或者不要减少那么多,让它保持一个生态所需的流量,使得艾比湖的入湖水量能够得到保证,这样使得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保证。”

根据项目的研究结果,只有当艾比湖湖面大于800 平方公里时,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艾比湖的生态环境功能才能得以全面恢复。而要维持800 平方公里的湖面,每年需要入湖水量8.13亿方,需要减少耗水量5.36亿方。

即使想要将艾比湖湖面维持在500 平方公里,每年也需要入湖水量5.12亿方,需要减少耗水量2.35亿方。

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博州水利局局长钱龙兴认为博州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结构性缺水,主要体现在农业用水比重过大,”。根据项目所做的估算,农田耗水量占博州总耗水量的63.5%。

为了减少农业用水,博州推广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目前已有160万亩农田采用了滴灌,占博州农田总面积近60%。

项目成立了四个农民用水协会,开展基于耗水控制的“节水增效”灌溉管理试验,让农户亲身体验耗水管理的好处。

位于精河县的博州水利灌溉试验站农民用水户协会由83户农户组成,他们种植的棉花、枸杞全部采用了膜下滴灌,农民普遍反映省水省工又省钱。

会长程前进对于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深有感触,他说: “效率大大提高了,以前浇一次水要好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就够了。”

项目在田间安装的土壤水分监测仪、流速仪等仪器,可以精确地监测土壤湿度、耗水量、灌水量,指导农民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以较少的水实现较高的产出效益。

牧民参与湿地保护

项目采取了很多加强艾比湖湿地保护的措施,其中包括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湿地生态功能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设立管护站和培训管护人员;实行控制放牧、轮牧等。

获得当地牧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是保护艾比湖湿地的重要条件。

科克巴斯陶是位于艾比湖湿地保护区内的一个哈萨克族小村,居住着过去几十年里来此放牧定居下来的牧民家庭, 目前全村51户人家中有13户仍以放牧为主,其他人在附近城里打工。

项目首先着手改善贫苦牧民的生活条件。通过项目的协调,家家户户配上了电视机和太阳能发电设施;新修的村路与公路连通,方便了村民出行;村里的露天水井也加盖了水房。

更重要的是帮助牧民发展替代生计,减少牧民对放牧和自然资源的依赖。项目在村里组织了多次技能培训,有4人获得了铲车驾驶执照。

古丽努尔一家6口人,4个孩子中有两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她和丈夫有100来头羊和少量骆驼、牛、马,供养着在城里上学的孩子。

给村里婴儿接生多年的古丽努尔兼任了村医,每年有3000元钱的固定收入,政府每年还提供3000元的药品补贴,方便村民就近就医,这也是项目给科克巴斯陶村带来的一项福利。 “保护我们的环境,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 古丽努尔说。

几个月前,村里有4个小伙子被招收为湿地保护区的巡护员。石头房子管护站的管护员、29岁胡阿提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他去年7月份开始参加保护区的工作,主要负责登记进出的车辆,也有巡护任务。

同为哈萨克族的巴扎尔别克参与管护工作已有8年之久,他和妻子、儿子住在艾比湖湿地保护区的鸟岛管护站里。他说:“我每天都在周边巡护,监测鸟类或动物的活动情况、活动规律。”

昔日艾比湖畔的牧民,如今成为了艾比湖的守护者。

艾比湖生态治理任重道远

博州政府从一开始就对 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博州副州长马合木提江·巴拉提认为项目对政府决策帮助很大,他说:“世行专家们提出了很好的科学建议,我们通过和本地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讨论研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和启发,帮助我们制定出进一步保护艾比湖的可持续的目标。”

博州水利局钱龙兴局长说,本世纪以来博州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每年节水约在1.5亿方到2亿方之间,但艾比湖的水量仍在持续减少,水到哪里去了曾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而通过项目找到了答案:原来节约下来的水都用到了若干年来开荒增加的大量耕地上。

项目认为退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要维持艾比湖500 平方公里的面积,需要减少2.35亿方的耗水量,需要退耕79.33万亩。如果要恢复艾比湖800 平方公里的面积,需要减少5.65亿方的耗水量,需要退耕199.99万亩。

博州政府计划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逐步实行退地减水,同时继续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价改革,严格水资源管理,采取“井电双控”遏制乱开滥采地下水的行为等多项措施。

在博州,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到普通农牧民,大家正在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治理保护措施,希望让艾比湖早日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


Api
Api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