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降至六年低点
2025年4月29日,华盛顿: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指出,受经济增长放缓与石油供应充足的双重影响,预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降至202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这一下行趋势或将减缓贸易壁垒上升带来的近期通胀风险,但也可能对三分之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形成制约。
预计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12%,2026年再降5%,降至2020年以来未见水平。名义价格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但经通胀调整后价格可能首次跌破2015年至2019年间的平均水平。这标志着继新冠疫情、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全球经济反弹推动的繁荣周期步入尾声。
过去十年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剧烈,当前增长前景趋软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新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已高于至少自1970年代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目前尚难判断这是否标志着大宗商品市场更加动荡时代的开始。但贸易局势紧张、冲突、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天气灾害频发等因素叠加,加大了这种可能性。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发展经济学高级副行长英德米特·吉尔表示:“三分之二的发展中经济体是大宗商品出口国,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这些经济体而言是利好消息。但我们目前看到的是50多年来最剧烈的价格波动。高波动与低价格的组合将带来麻烦。发展中经济体需推进三项应对措施来保护自己:第一,恢复财政纪律;第二,营造友好营商环境吸引私人资本;第三,把握一切机会推动贸易自由化。”
自2023年以来,一直走低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助于抑制全球整体通胀。例如,2022 年能源价格飙升曾使全球通胀率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而2023年、2024年能源价格下跌帮助降低了通胀。今年能源价格下跌趋势将会加剧,有可能减轻主要经济体关税上调带来的部分价格影响。预计今年能源价格将下降17%,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2026年将再下跌6%。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计2025年仅为每桶64美元——较2024年下降17美元, 2026年或下探至每桶60美元。随着发展中经济体发电耗煤需求增长放缓,预计今年煤炭价格将下跌27%,2026年再降5%。
这一展望反映了对经济增长趋弱以及全球石油长期需求放缓的预期。2025年,全球石油日供应量预计超出需求量70万桶。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也抑制了石油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去年新售出的汽车中,超过40%为电池动力或混合动力车型。这一比例接近2021年的三倍。
粮食价格预计也将回落,2025年下降7%,2026年再降1%。即便如此,联合国估计今年全球严重粮食不安全地区的状况将持续恶化,波及22个高度脆弱经济体的1.7亿人口。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应能为人道主义努力提供一些支持,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援助资金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但这并不能解决严重饥饿的根本问题,因为其根源主要在于冲突。
黄金是投资者寻求“避风港”的热衷选择,预计今年平均金价将创历史新高,2026年趋于稳定。黄金在资产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地缘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包括冲突)升温期间,其价格往往会上涨。未来两年金价预计将比新冠疫情前五年均值高出约150%。相比之下,工业金属价格在2025-26 年料将下行,原因是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不振导致需求疲软。
报告的特别聚焦部分指出,2020年代大宗商品价格的“繁荣-萧条”周期波动尤为剧烈。如此显著的价格震荡可能对损害相关经济体的财政纪律与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分析显示,自1970年以来此类周期平均持续约四年,其中萧条期略长于繁荣期。然而,2020年至2024年期间,周期持续时间已经减半。
世界银行集团副首席经济学家、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说:“大宗商品价格在2020年代经历了剧烈波动——新冠疫情初期暴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飙升至历史新高,然后再次掉头下挫。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关键矿产需求激增、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这可能成为新常态。发展中经济体需要通过扩大财政空间,强化机制机构,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才能成功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复波动。”
下载报告:https://bit.ly/CMO-April-2025-FullReport
数据和图表链接:https://bit.ly/CMO-April-2025-Data
网址:worldbank.org/en/research/commodity-markets
Facebook: facebook.com/worldbank
Twitter: twitter.com/worldbank
YouTube: youtube.com/world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