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2008年中期,全球经历了主要粮食价格的大幅飙升。在2008年短短几个月内,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了60%(参见图1)。期间,国际玉米、水稻和小麦价格比2007年中期分别上涨了70%、180%和120%。这些价格的飙升出乎意料,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世行测算,价格飙升已导致低收入国家的1.05亿人持续贫困或陷入贫困境地。
2008年后,世界粮食价格飙升两次。第一次是在2011年初。世行粮食价格指数继2008年中期至2010年中期下滑30%之后出现大幅上涨,于2011年2月再次达到2008年峰值(参见图1)。第二次是在2012年中期,当时世界粮食价格再次上涨。世行粮食价格指数在2012年1—8月间上涨14%,随着世界玉米价格于2012年7月涨至高于2008年和2011年峰值的历史最高水平,在短短一个月(始于2012年6月中旬)内上涨了45%。
后两次价格飙升也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影响总体上小于2008年,主要原因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增加了谷物类粮食生产,减少了粮食进口,同时燃油和肥料价格水平也低于2008年。这些国家也从应对首次粮食危机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对后两次飙升采取了迅速应对措施。据测算,2011年粮食价格飙升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4000-4400万人产生了影响。
农产品价格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上涨凸显了全球粮食供应系统存在的结构性薄弱环节。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和食品价格波动性增强已成为一个长期现象,近期在《发展委员会报告》(2011年春季发布)、《国际组织联合报告》以及世行《2012年全球监测报告》中所作的分析就证明了这一点。鉴于粮食需求预计将不断增加,全球粮食系统应对冲击的能力本就较弱,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价格飙升和波动趋势可能会持续,供应侧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持续,包括粮食储备水平继续走低。
解决办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记忆犹新的粮食危机时代似乎于2008年复返,从而推动了世行借款国要求世行提供快速支付型资金援助和紧急性政策建议,助其应对粮食价格危机而不至于给将来带去更严重问题。在此推动下,世行制定了《全球粮食危机应对计划》。该计划给世行借款国提供了替代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危机紧急应对政策的方案。上世纪七十年代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均关闭了边境口岸,对粮食和物资市场进行了政府干预,并采取了其它措施。这些措施在七十年代中期后仍持续实施了很长时间,对多年来遏制对农业的小规模投资和市场主导型投资产生了影响。2008年,GFRP计划下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社会保障、增强受影响国家的财政能力、维持中短期粮食生产以及向最贫困和最脆弱国家提供了专项赠款。随着时间推移,国别需求转向提升社会保障和粮食生产系统适应和应对多变形势的能力,GFRP计划的性质因此逐步演变为满足此类需求。基于汲取的重要经验教训,这些需求被纳入了世行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长期援助工作,世行常规农业贷款和专门针对粮食生产的信托基金援助的迅速增长就凸显了这一点。
借助全世行的专业技术力量,GFRP计划资助了单独的技术援助项目、发展政策贷款项目以及投资贷款项目,具体资助了以下四项内容:(1)粮食价格政策和市场稳定;(2)确保粮食供应和最大限度降低危机对贫困和脆弱人口影响的社会保障措施;(3)国内粮食生产和市场营销加强;(4)实施支持、宣传以及监测评价。2008年5月,世行批准GFRP计划使用世行筹措资金的上限为12亿美元,2009年4月该上限增至20亿美元。GFRP计划包括两类资金来源:一是单个捐赠机构资助的信托基金(即粮食价格危机应对信托基金,注资额2亿美元,资金来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盈余账户。加上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已向借款国提供的现有快速支付型贷款的净余额18亿美元,该基金的注资总额达20亿美元),二是几个外部机构资助的信托基金,其支持该计划下的各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