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方面的不确定性不仅会使政府发展规划过程复杂化,而且可增强人群尤其是贫困和边缘化群体的脆弱性,还会挫伤为提高收和保护稀缺资源而采取长期必要行动的积极性。许多国家均面临如下一系列相同挑战,而为应对此类挑战,需要制定符合各国国情的解决办法:(1)法律法规框架不健全或过时;(2)土地权利分类严苛,无法全面体现当地民族、文化和法律传统;(3)各机构职责分散且重叠;(4)技术过时,使得土地划界、合法化和确权过程漫长且耗费大量财力;(5)相关土地信息系统联网较差;(6)部分人群不能充分获得关键土地管理服务,包括冲突解决服务;(7)确保土地管理各阶段的透明度、善治、公民参与权和追索权的机制不足。此外,为从土地管理制度现代化过程中获得最佳结果,政府通常要进行相关公共投资。例如,在法律上明确原住民土地和保护区边界的同时,必须要与受影响人开展全面的实质性磋商,加强监督和执法,转变地方投资激励机制。同样,土地赋权可增强小农户和企业主的投资积极性,但同时也必须要为他们制定信贷提供方案,以便于其获得信贷。
此外,由于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耕地持续增加,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农田、草地、林地和水资源面临的商用压力急剧增大。
土地权利政策遵循的两大原则在经济增长和减贫过程中凸显了出来:
- 权利保障的重要性。保障产权(不论是通过确权还是通过传统使用权予以保障)和通过地方或国家政府部门确保产权的能力,对保障生计、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鼓励土地投资以及土地可持续和生产性利用的关键。
- 土地权利可及性和可转让性。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或土地权利制度情况,赋予土地权利一定的可转让性便于无地人群通过土地出售和租赁市场或通过公开转让获得土地,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对土地的生产性投资。
解决办法
四十多年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持续对其成员国用于加强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公共投资提供了贷款支持。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最早实施的项目侧重特定地区的土地划界和确权,这两项内容通常是更大规模土地整理或农村发展项目的组成部分。在巴西东北部的9个州,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支持了几个农村发展项目下50多万公顷土地的划界和确权工作。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侧重点从保障特定地区的土地权利转向促进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现代化。这方面实施的首批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是泰国土地确权项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以来,世行大幅加大了对19个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国家以及几个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财产和土地国有制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私有制转型。在其它地区或国家,世行继续支持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现代化进程,针对存在具体问题的地方提供专项援助,如未经登记的占住居民点、原住民领地、沿海地区以及其它具有全国或全球重要性的环境敏感地区。
世行支持并持续建议政府制定政策,用以指导系统实施承认各种土地所有权形式的土地勘测和确权计划。这些所有权形式包括公有和私有、正规和传统所有权(包括游牧民或正规土地权利薄弱的其它人群的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体所有权(包括妇女所有权)以及城市所有权和农村所有权。与此同时,应以动态视角研究对传统土地权利的尊重问题,重点研究存在的不足(如妇女获得土地问题)及如何在需要保留的做法和需要调整的做法之间取得平衡。世行的工作方式注重政策对话、研究、公共投资以及对土地权利问题的解决提供操作支持。世行也为各地区间分享最佳做法提供便利。除对不同项目提供具体支持外,世行继续发挥其技术专长,与国家政府一道加强其土地管理制度,并对土地政策总体框架进行评估。例如,世行和一些合作机构共同建立了土地治理评估框架。该框架是一种分析工具,可用于评估国家以参与式方法开展的土地治理状况。所谓参与式治理,就是依托本地专业力量和现有资料而非外部建议开开展土地治理。截至目前,已在或正在13个国家(其中8个为非洲国家)开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