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北京:世界银行今天发布《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进展评估》报告。此项评估是受国家发改委委托,配合国家发改委自评的情况下开展的。
报告评估了“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半以来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初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政策调整建议。报告重点评估了“十一五”规划九项主要目标中的七项,包括:1.确保宏观经济平稳运行;2.工业结构优化升级;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协调城乡发展;5.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6.促进可持续发展;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报告草稿的概要于2008年7月初完成并提交,报告草稿全文于10月初完成并提交。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指出:“‘十一五’规划在实现若干主要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仍然存在重大挑战。”经济增长远远超出预期。 “十一五”规划中最重要的社会目标取得了显著进展:改善了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条件(尽管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实现环境和资源利用目标的进展喜忧参半:降低能耗方面进展缓慢,但在减少空气和水污染、处理工业固体废物、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扩大森林覆盖面方面得到改善。
世界银行中国局国际经济学家、“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项目经理高路易说:“然而,中国在调整总体经济增长模式方面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制约了许多其它‘十一五’规划关键目标的进展。”经济活动从工业和投资转向服务业和消费的再平衡收效不大,这反过来又增加了能效、环保以及减少中国巨大的外部失衡(经常账户顺差)等目标的难度。尽管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缺乏果断的再平衡措施也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报告指出,展望未来,需要大力促进经济再平衡以推动实现这些目标,巩固已经取得的社会成果。报告中讨论的再平衡政策议程范围广泛,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结构改革。
在报告完成之后,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杜大伟说:“自2008年9月以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幅加剧。与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疲软相结合,对增长造成了下行压力。”特别是重工业增速明显放缓,导致2008年底出现能效大幅下降。然而,这是一个偶然的暂时的现象。的确,政府针对经济冲击采取的强有力的宏观经济对策,旨在抵消包括重工业在内的增速放缓。
世界银行认为,报告提出的分析与建议在目前情况下仍然是适用和重要的。高路易说:“的确,从好几个方面来讲,目前的经济状况都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再平衡的理由。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增加了刺激国内需求和国内消费的重要性,这也是再平衡议程的一项关键内容。”因此,经济再平衡需要采取的几类措施——例如加强政府在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作用和增加支出,以及采取措施增加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也有利于在短期内刺激增长。并非所有政策都是这种情况:有些再平衡政策不会在短期内刺激增长,有些在短期内刺激增长的政策则无助于经济再平衡。然而,鉴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力量,“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性足以使实现经济再平衡继续高居政策议程之上,并通过再平衡和长期议程尽可能地影响2009年的经济政策决策。
中国在基本实现中长期目标方面拥有良好的业绩记录。世界银行认为,在作出适当的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中国应当既能应对目前全球经济下滑的挑战,同时又能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中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