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Navigation
新闻稿

世界银行新报告称自然灾害每年导致2600万人陷入贫困造成经济损失达5200亿美元

2016年11月14日


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道灾难和经济损失被低估60%

2016年11月14日,马拉喀什:极端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当于全球年消费损失5200亿美元,每年迫使2600万人陷入贫困,世界银行与全球减灾和恢复基金(GFDRR)新报告揭示。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指出:“严重的气候冲击有可能使几十年的减贫成果毁于一旦。风暴、洪水和干旱给人类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贫困人口往往付出的代价最大。加强抗灾韧性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也是道义上的需要。”

《坚不可摧:加强贫困人口面对自然灾害的韧性》报告警告说,极端天气对贫困造成人道和经济的综合影响,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以往的理解。仅以东亚太平洋地区为例,灾害造成的破坏比以往的估计超过50%,每年总计达2000亿美元。

在报告所研究的117个国家,以消费损失衡量,灾害对民生的影响大于财产损失。由于贫困人口的抗灾能力有限,因而遭受的灾害损失更大,报告估算在这些国家灾害对福利的影响相当于每年消费损失约5200亿美元,超过所有其他估算60%。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峰会正在召开,报告的研究成果凸显出改善对最弱势人群保护的气候智慧型政策的紧迫性。贫困人口通常更易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财产损失比例更大,而且往往难以借助亲友、金融系统或政府的救助。

《坚不可摧》报告采用了一种衡量自然灾害损害的新方法,将自然灾害给贫困人口造成不公平负担的因素考虑在内。例如,2008年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登陆缅甸,迫使全国一半的贫困农民在风暴过后卖掉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还债。纳尔吉斯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将会绵延几代人。

在菲律宾, 2013年台风海燕过后,据估计有100万菲律宾人陷入贫困,国民经济损失129亿美元,100多万住房被毁。

报告首次对所研究国家采取加强抗灾韧性的干预措施的效益进行了评估。这些措施包括早期预警系统、改善个人银行业务渠道、保险政策和社会保护体系(如现金转移支付和公共工程计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民众更好地应对灾害和灾后恢复。报告发现,这些措施相结合可以帮助国家及社区每年节省1000亿美元,把灾害对民生的整体影响降低20%。

领导报告研究工作的全球减灾和恢复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斯特凡·哈勒加特说:“由于气候变化,各国遭受的意外冲击日益增多。贫困人口需要获得社会和金融保护来抵御不可避免的灾害。制定有效的风险政策,我们就有机会防止千百万人陷入贫困。”

报告显示,加强贫困人口抗灾韧性的努力正在取得进展。例如,在2015年强热带风暴帕姆登陆瓦努阿图两周之后,这个小岛国已通过太平洋巨灾风险保险计划(PCRAFI)获得190万美元现金注入,该计划是南太平洋地区首个此类计划。在菲律宾,台风海燕过后,政府增加了赠款并暂时取消了对一项现金转移支付计划的条件要求,以便为受灾居民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对于实现世界银行集团消除全球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的两大目标,加强抗灾韧性具有关键意义。

媒体联系人
马拉喀什
Elisabeth Mealey
电话: +1-202-4139457
emealey@worldbank.org
华盛顿
Shaela Rahman
电话: +1-202-4580283
srahman@worldbank.org
广播电视
Huma Imtiaz
电话: +1-202-4732409
himtiaz@worldbank.org


新闻稿编号
2017/100/GCC

Api
Api

欢迎